消毒柜在使用過程中,用完的餐具必須先洗干凈,將水擦干才放進消毒柜內,不能承受高溫的餐具必須放進低溫層。水洗過的餐具必須擦干或晾干后方可放入消毒柜內,紅外發熱管通電加熱,柜內溫度上升至200°C~300°C,達到消毒之目的。一些用戶把帶水的餐具放入柜內又不經常通電,致使消毒柜的各電器元件及金屬表面受潮氧化,在紅外發熱管管座處出現接觸電阻,易燒壞管座或其它部件,縮短消毒柜的使用壽命。 有些用戶出于種種原因對消毒柜少用和閑置,而正確的使用方法是:每1~2天通電消毒一次,這樣既起到殺毒的目的,又可延長其使用壽命。應將餐飲具洗凈瀝干后再放入消毒碗柜內消毒,這樣能縮短消毒時間和降低電能消耗。 塑料等不耐高溫的餐飲具不能放在下層高溫消毒柜內,而應放在上層臭氧消毒的低溫消毒柜內消毒,以免損壞餐具。彩瓷器皿放入消毒柜會釋放有害物質,危害人體健康。碗、碟、杯等餐具應豎直放在層架上,不要疊放,以便通氣和盡快消毒。 消毒柜應放置在干燥通風處,離墻不宜小于30厘米。消毒期間非必要時,請勿開門,以免影響效果。消毒結束后,如過十分鐘再取用的話,效果更佳。